首页 世界条约 正文

中俄天津条约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扫码手机浏览

1858.6.13 天津

大清国大皇帝,大俄罗斯国大皇帝依木丕业拉托尔明定两国和好之道及两国利益之事另立章程十二条。大清国大皇帝钦差东阁大学士总理刑部事务桂良①、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花沙纳②为全权大臣;大俄罗斯国大皇帝特简承宣管带东海官兵战船副将军御前大臣公普提雅廷③为全权大臣;两国大臣各承君命,详细会议,酌定十二条,永遵勿替。第一条 大清国大皇帝、大俄罗斯大皇帝今将从前和好之道复立和约,嗣后两国臣民不相残害,不相侵夺,永远保护,以固和好。第二条 议将从前使臣进京之例,酌要改正。嗣后,两国不必由萨那特衙门及理藩院行文,由俄国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或迳行大清之军机大臣,或特派之大学士,往来照会,俱按平等。设有紧要公文遣使臣亲送到京,交礼部转达军机处。至俄国之全权大臣与大清之大学士及沿海之督抚往来照会,均按平等。两国封疆大臣及驻扎官员往来照会,亦按平等。俄国酌定驻扎中华海口之全权大臣与中国地方大员及京师大臣往来照会,均照从前各外国总例办理。遇有要事,俄国使臣或由恰克图进京故道,或由就近海口,预日行文,以便进京商办。使臣及随从人等迅速顺路行走,沿途及京师公馆派人妥为预备。以上费用均由俄国经理,中国毋庸预备。第三条 此后除两国旱路于从前所定边疆通商外,今议准由海路之上海、宁波、福州府、厦门、广州府、台湾、琼州府第七处海口通商。若别国再有在沿海增添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第四条 嗣后,陆路前定通商处所商人数目及所带货物并本银多寡,不必示以限制。海路通商章程,将所带货物呈单备查,抛锚寄碇一律给价,照定例上纳税课等事,俄国商船均照外国与中华通商总例办理。如带有违禁货物,即将该商船所有货物概行查抄入官。第五条 俄国在中国通商海口设立领事官。为查各海口驻扎商船居住规矩,再派兵船在彼停泊,以资护持。领事官与地方官有事相会并行文之例,盖天主堂、住房并收存货物房间,俄国与中国会置议买地亩及领事官责任应办之事,皆照中国与外国所立通商总例办理。第六条 俄国兵、商船只如有在中国沿海地方损坏者,地方官立将被难之人及载物船只救护,所救护之人及所有物件,尽力设法送至附近俄国通商海口,或与俄国素好国之领事官所驻扎海口,或顺便咨送到边,其救护之公费,均由俄国赔还。俄国兵、货船只在中国沿海地方,遇有修理损坏及取甜水、买食物者,准进中国附近未开之海口,按市价公平买取,该地方官不可拦阻。第七条 通商处所俄国与中国所属之人若有事故,中国官员须与俄国领事官员,或与代办俄国事务之人会同办理。第八条 天主教原为行善,嗣后中国于安分传教之人,当一体矜恤保护,不可欺侮凌虐,亦不可于安分之人禁其传习。若俄国人有由通商处所进内地传教者,领事官与内地沿边地方官按照定额查验执照,果系良民,即行画押放行,以便稽查。第九条 中国与俄国将从前未经定明边界,由两国派出信任大员秉公查勘,务将边界清理补入此次和约之内④。边界既定之后,登入地册,绘为地图,立定凭据,俾两国永无此疆彼界之争。第十条 俄国人习学中国汉、满文义居住京城者,酌改先时定限,不拘年份。如有事故,立即呈明行文本国核准后,随办事官员迳回本国,再派人来京接替。所有驻京俄国之人一切费用,统由俄国付给,中国毋庸出此项费用。驻京之人及恰克图或各海口往来京城送递公文各项人等路费,亦由俄国付给。中国地方官于伊等往来之时程途一切事务,务宜妥速办理。第十一条 为整理俄国与中国往来行文及京城驻居俄国人之事宜,京城、恰克图二处遇有往来公文,均由台站迅速行走,除途间有故不计外,以半月为限,不得迟延耽误,信函一并附寄。再运送应用物件,每届三个月一次,一年之间分为四次,照指明地方投递,勿致舛错。所有驿站费用,由俄国同中国各出一半,以免偏枯。第十二条 日后大清国若有重待外国通商等事,凡有利益之处,毋庸再议,即与俄国一律办理施行。以上十二条,自此次议定后,将所定和约缮写二份。大清国圣主皇帝裁定,大俄罗斯国圣主皇帝裁定之后,将谕旨定立和书,限一年之内两国换交于京,永远遵守,两无违背。今将两国和书用俄罗斯并清、汉字体抄写,专以清文为主。由二国钦差大臣手书画押,钤用印信,换交可也,所议条款望照中国清文办理。大清国钦差全权大臣大学士桂良大清国钦差全权大臣尚书花沙纳大俄罗斯国钦差全权大臣普提雅廷咸丰八年五月初三日一千八百五十八年伊云月⑤初一日

【注】

①桂良(1785—1862) 满洲正红旗人。字燕山。恭亲王奕訢的岳父。历官云贵总督、福州将军、兵部尚书。1853年太平军北伐,京师震动,他改任直隶总督,调重兵防堵。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他与吏部尚书花沙纳被命为钦差大臣,赴津谈判。6月先后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11月又在上海签订中英、中美、中法《通商章程善后条约》。1860年英法再占天津,又被派去议和,未达成协议。后协助奕訢签订了中英、中法、中俄《北京条约》。总理衙门设立后,他帮同奕訢主持衙门事务。1861年北京政变后,任军机大臣。②花沙纳(1806—1859) 蒙古正黄旗人。道光进士。历官至吏部尚书、左都御史。咸丰初年,清政府财政困窘,他于1852年10月继福建巡抚王懿德之后,奏请酌发钞法,制发银钱钞币。胪列造钞、行钞、换钞之法三十二条,并敷陈用钞十四利。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慑于洋人船坚炮利,主张速成和局。1858年5月英法联军北犯大沽,奉派为钦差大臣偕同大学士桂良赴天津议和,签订《天津条约》,复赴上海会同两江总督何桂清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③普提雅廷(1803—1883) 俄国外交官。贵族出身。1822年毕业于海军武备学校。1842年出使波斯,为沙俄取得了贸易、航行等重要权益。1855年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的俄日《下田条约》,加封伯爵。1857年3月出任驻华公使,适值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他与英、法、美侵略头目相勾结,共谋侵华大计。次年6月,他用狡诈外交手腕诱逼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俄《天津条约》,使俄国不费一兵一矢,获得与英、法以武力所攫取的同样利益。1861年任国民教育大臣,后任国务会议委员。④在天津谈判中,因中国方面坚持边界问题在黑龙江勘定,故在条约中未对边界加以具体说明。此处“未经定明边界”仍系《尼布楚条约》中未能确定的乌第河两国共管地区。⑤“伊云月”,俄语音译,即6月。

【简释】

1856年10月,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悍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随后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打着“为保护圣教而战”的旗号,派侵华军紧随英军之后开到中国。1857年初,俄国派海军上将普提雅廷为公使,循中国内河黑龙江出海饶到大沽,向清政府提出重划中俄边界的无理要求,企图侵占中国黑龙江以北的大片中国领土。遭到拒绝后,普提雅廷赶到香港,与宿敌英、法握手言欢,合谋侵略中国。1857年12月,英、法侵略联军进攻广州。由于两广总督叶名琛玩忽轻敌,丝毫不作应战准备,致使英、法侵略联军乘虚而入,占领了广州城。英、法侵略军为扩大战争,迫使清政府就范,继续沿海北上。1858年4月,英、法军舰十余艘驶往大沽口。英、法、美、俄四国公使也各乘兵船抵达白河口外,并分别照会清政府,提出侵略条款。当清政府派直隶总督谭廷骧为钦差大臣到大沽谈判时,英、法竟蛮横地限令6天内答复其要求。普提雅廷打着“调停”的幌子,实际上却鼓励英、法武力进攻。1858年5月20日,英、法侵略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震动京城,清政府迫切需要普提雅廷从中斡旋,故普提雅廷乘机要挟,提出只要答应俄国要求,即可从中“调停”,清政府求和急切,派桂良、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赴天津谈判。在同英、法订约前,先与俄国订立了条约。同年7月3日,咸丰帝以上谕的的形式批准了该条约。俄国通过中俄《天津条约》,攫取了沿海通商、内地传款、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并且规定两国“从前未经订明边界”,“补入此次和约之内”,为以后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埋下伏笔。

更多信息:

本文由谋略学网原创收集发布,转载请注明链接。

转载请注明地址://www.mouluexue.com/tiaoyue/2020051460.html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