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苏联肃反运动
30年代在苏联发生的一场涉及全党、全军和全国的清洗运动。起因于基洛夫遇刺事件。1934年12月1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在斯莫尔尼宫的走廊上被一名叫尼古拉也夫的凶手刺杀。这一事件引起全国公众的极大震动和愤慨,各地纷纷集会,要求查明案情,严惩凶手。案件发生的当天晚上,斯大林亲临列宁格勒处理此事。为对付暗杀和破坏活动,几天后根据斯大林的提议,苏联刑法进行了如下修改: 侦查恐怖活动案件不得超过10天; 有关结论于开庭前一天交给被告; 判决一经作出,不得上述,不得赦免; 极刑立即执行。以雅哥达为首的内务部对基洛夫案件进行了侦讯,不久根据尼古拉也夫的供词,逮捕了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十几名前反对派成员,并于1935年1月进行了第一次审讯,罪名是他们在托洛茨基指使下,组织了“莫斯科总部”地下组织,阴谋暗杀斯大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基洛夫被害就是他们策划的。被告拒绝这一指控。与此同时,联共 (布) 中央发出通知,指示要以基洛夫遇害的事件为教训,对老反对派进行处理。通知下达后,各级党组织都开展了“坦白和承认错误”的运动,许多人承认自己“警惕性不高”,“和敌对分子有联系”等,不少人被开除党籍和被捕,其中大多是原来的反对派分子。联共 (布) 中央对所有党证进行了一次审查。1936年8月,对基洛夫案件进行再审,审讯对象仍是季诺维也夫、加米涅米等10余个老反对派。他们被指控参加了 “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合总部”阴谋集团,同希特勒盖世太保特务勾结策划谋杀了基洛夫。据当时苏联官方消息,所有被审讯者都承认有罪,法庭依此判处极刑,立即处决。这是苏联一些老布尔什维克被大规模处决的开端。9月,雅哥达因 “对敌斗争不力”被叶若夫取代。清洗、镇压的规模迅速扩大,全国掀起了一场“揭发和铲除人民的敌人”的运动。党组织对党员进行审查,内务部对成年男子和知识妇女进行审查。1937年,苏联的肃反运动达到高潮。1月开始了对皮达可夫、拉狄克等17人的政治大审讯,在这一被称为 “平行总部”的案件中,13人被判处极刑,4人被判处8—10年徒刑。3月初,斯大林在联共 (布) 中央全会上强调: 托洛茨基主义已不再是工人阶级中的派别,现在它已变成一伙暗害分子、间谍和杀人凶手,他们是按照外国谍报机关的任务活动的。联共(布) 中央宣布将布哈林、李可夫开除出党并予以逮捕。1937年6月,报上发表了关于逮捕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为首的一批红军将领交军事法庭审判的消息。他们的罪名是“德国间谍”和参加了 “反苏托洛茨基军事组织”,这些人随即被处决。此后,在红军全体军官中进行了大清洗。红军的力量被大大削弱。1938年3月,苏联最高法院审判了布哈林、李可夫等21人,其中包括雅哥达,大部分人被处极刑,立即执行。罪名是参加了 “右派托洛茨基集团”,并同德国侦探机关有联系,在1918年谋害列宁未遂,后来先后谋杀了高尔基、古比雪夫、基洛夫 (1988年2月,苏联政府宣布为这个 “集团”平反,但雅哥达不在平反之列) 。1936——1938年,除上述大的审判案外,在整个肃反运动中,苏联党政军各个部门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成千上万的人被逮捕、处决。此外,苏联的肃反运动还殃及在共产国际工作的外国共产党人和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内,造成了更大的错误和损失。1939年初,叶若夫被免去内务人民委员职务,并指控他暗杀斯大林和篡夺领导权,不久叶若夫被处决,贝利亚被任命为内务人民委员。苏联肃反运动,把许多不是反革命分子的人当作反革命分子加以处决,把许多原来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党内不同意见的争论都作为敌我矛盾处理,错杀了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曾为其中的一部分人进行了平反。目前,苏联人民正通过各种形式对肃反运动进行反思,并且继续平反冤假错案。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纪念十月社会主义革命70周年大会上指出,斯大林及其亲信在肃反运动中所犯的罪过是巨大的和不可原谅的,现在真实地分析过去应该有助于解决我们今天的问题,民主化、遵守法纪、公开性、克服官僚主义,一句话,改革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