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苏联 正文

苏联·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

扫码手机浏览

苏联·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

1986年2月25日至3月6日在莫斯科举行。这是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戈尔巴乔夫和雷日科夫分别作了报告; 通过了党纲新修订本和修改后的党章; 确立了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及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和到2000年的远景规划; 选举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这次代表大会举世瞩目,对苏联今后政治生活的发展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对国际社会也将产生重大影响。一、修订苏共党纲,对苏联目前历史阶段作出较现实的估计,对发达社会主义理论作了重大调整。大会指出,苏联今后几十年是向“社会主义崭新状态前进”,党的基本任务是“有计划地和全面地完善社会主义,使苏联继续向共产主义迈进”。这是对苏联社会目前发展阶段的性质和现阶段的战略任务所作的简要概括。“完善社会主义”成了苏联当前的基本理论口号,这一提法是对1961年苏共党纲的重大修改。新党纲指出: “社会主义长入共产主义是由不可忽视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经验表明,任何冒进的企图、不考虑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成熟程度而实行共产主义原则的企图都注定要遭到失败,既会引起经济性的损失,也会引起政治性的损失。”用“完善社会主义”的战略口号取代了“完善发达的社会主义”的口号,反映出苏共新领导对苏联社会现状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远景的认识比较接近实际,对苏联今后的发展将产生指导性的积极作用。二、确定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戈尔巴乔夫在报告中指出,加速苏联社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方针,是党深刻意识到国内和世界舞台上崭新形势和它对祖国命运的责任的体现,是它进行业已成熟的改造的意识和决心的表现。加速发展是“战略”,是党“坚定不移的方针,是社会——经济改革的综合的、贯通一切的长期纲领”。它不只是经济的加速,还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积极的社会政策、确立社会公正原则、改善社会关系、更新政治机关和意识形态机关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劳动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坚决消除怠惰、停滞不前和保守主义等阻碍社会进步的一切东西。因此,既把实现“加速发展”方针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又把政治体制的改革作为实现“加速发展”方针的途径和方法。它是解决近期的和远景的、经济的和社会的、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内部的和外部的所有问题的“钥匙”。三、确立对外政策的基本战略方针。戈尔巴乔夫在报告中论述了世界上存在四类矛盾,即: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体系的矛盾;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的矛盾;帝国主义同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的矛盾; 全球范围内的、涉及文明社会存在基础本身的矛盾。他把第一类矛盾看成是最主要的矛盾,这显然指苏美关系。因而,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把缓和苏美关系摆在苏联外交的首位,把煞住美国大搞战略防御计划的势头作为中心任务,同时开展“多边外交”,体现了策略上的灵活性。他在报告中阐明: 对外政策的继承性同简单地重复过去毫无共同之处,在维护原则和立场时必须有坚定性、策略上的灵活性,准备作出相互都可以接受的妥协,不是把对抗,而是把对话、相互谅解作为目标。为此,苏联不仅注意改善同西方的关系,也注意调整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以及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以便创造一个有利于“加速发展”的国际环境。四、实现苏共领导的权力过渡。苏共二十七大选出的新领导机构由12名政治局委员、7名政治局候补委员和11名中央书记(其中4人由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兼任)等26人组成。这是近几次党的代表大会选出的人数最多的领导班子。苏共二十七大还选出中央委员307人,候补中央委员170人,中央检查委员83人。新当选的中央委员135人,约占中委总数的44%。新当选的候补中委117人,约占候补中委人数的69%。苏共二十七大的人事更迭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要在组织上保证苏共新时期内外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新选出的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拥护改革、有开创精神。2. 把政府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选入中央领导机构,以便形成权力的核心力量。3. 实现中央领导成员知识化。现任政治局委员和中央书记都是大学毕业,并有较为丰富的领导经验。这将形成较强的经济工作领导力量。4. 领导班子平均年龄有所降低。新选出的政治局委员为65岁,候补委员为62岁,中央书记为61岁,比上届分别降低5、4和8岁。在政治局的12人中,50岁以上3人,60岁以上6人,70岁以上3人。其中年龄最轻的是戈尔巴乔夫,55岁; 年龄最大的是葛罗米柯,77岁。苏共二十七大基本上完成了苏共两代领导人的权力过渡。经过这次大会后,苏联党政主要领导人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相对稳定,但也不排斥局部的人事调整还会进行。

更多信息:

本文由谋略学网整理发布,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

//www.mouluexue.com/sulian/20210428497.html

大家在看